伴熱作為一種有效的管道保溫及防凍方案在火電廠中一直被廣泛應用。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伴熱媒體散發一定的熱量,通過直接或間接的熱交換補充被伴熱管道的熱損失,以達到升溫、保溫或防凍的正常工作要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絕大多數火電廠中,蒸汽伴熱始終是一種主要的保溫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蒸汽伴熱管道散熱以補充被保溫管道的熱損失。由于蒸汽的散熱量不易控制,其保溫效率始終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而且,由于電廠中需要伴熱的管道一般以儀表管線、工藝管線及化學管線為主,這些管線比較復雜,鋪設蒸汽伴熱管道十分不便。另外,在冬季運行時,蒸汽伴熱管道經常會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每年冬季電廠維修部門都不得不在管線保溫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保電廠的冬季運行安全。
20世紀70年代,美國能源行業就提出用電伴熱方案來替代蒸汽伴熱的設想。70年代末80年代初,包括能源業在內的很多工業部門已廣泛推廣了電伴熱技術,以電伴熱全面代替蒸汽伴熱。電伴熱技術發展至今,已由傳統的恒功率伴熱發展到以導電塑料為核心的自控溫電伴熱。

北興發電廠管線防凍伴熱
